当前位置:知识百科 > 正文
文言文登泰山记原文及翻译 文言文登泰山记原文和翻译_登泰山记文言文翻译及答案
原文翻译:
在古代的泰山南面,汶河向西流淌;北面则是济水向东流。南坡的山谷之水汇入汶河,北坡的则注入济水。泰山南北的分界线,是古老的齐长城。最高的日观峰,位于长城以南十五里处。
我姚鼐在乾隆三十九年的十二月,顶着风雪从京城出发,途经齐河和长清,穿越泰山的西北谷地,跨过长城的边界,最终到达泰安。这个月的丁未日,我与知府朱孝纯之子朱子颖,从泰山的南麓开始攀登。全程四十五里,沿途石阶由石板砌成,总计七千多级。
泰山正南方有三个山谷,其中中谷环绕着泰安城,即郦道元记载的环水。我们起初沿着中谷进入,走了一半路程,翻过中岭,再沿西谷而上,直至山巅。古时登山,人们通常走东谷,但那里的天门溪水我没有涉足。现在经过的中岭和山顶,那些挡住道路的山崖,世人统称它们为天门。登山途中,大雾弥漫,冰滑难行,几乎难以登顶。登上山顶后,只见青黑色的山石上覆盖着白雪,雪光照亮了南天;遥望夕阳映照下的城郭,汶水和徂徕山如同画卷,半山腰的云雾则如飘带般缭绕。
在戊申的月末,五更时分,我和子颖坐在日观亭等待日出,大风扬起积雪扑面。亭东边,脚下云雾缭绕,隐约可见数十个白色如骰子般的山峰。天边的云彩变幻奇异,很快变得五彩斑斓。太阳升起时,红如朱砂,下方有红光摇曳。有人认为那是东海。回头看日观峰西边的山峰,有的被阳光照耀,有的则阴暗,色彩斑斓,仿佛在低头致敬。
日观亭西边有东岳大帝庙和碧霞元君祠,皇帝的行宫就在碧霞元君祠的东面。那天,我们看到的沿途石刻,自唐朝显庆年间以来,古迹大多已模糊不清。位于偏僻小径的石刻未能一探究竟。
泰山以石多土少闻名,山石多为青黑色,大多是方形的,松树则生长在石缝中,树顶平展。雪地无瀑,也无鸟兽踪迹。日观峰周围几里内,积雪厚到与膝盖齐平。
这便是姚鼐在登泰山之行后所撰的记录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