刘永行家族_刘永行家族创业故事
希望集团:从传统奔向现代
1997年11月4日,一则企业的小公告引起新闻媒介普 遍关注。刊登在<<经济日报>>和<<中国证券报>>上不足 300字的公告,公开了中国最启领百科网的粉丝们族企业的两大秘密--
"根据希望集团董事会的决议,希望集团下面只设 大陆、东方、华西、南方四个二级实业公司,分别由刘 永言、刘永行、陈育新、刘永好负责。并同时决定,自 1997年6月3日起,由刘永行董事长出任集团的法人代表, 代表希望集团对内对外活动;由陈育新总经理主持集团 的日常工作;刘永好不再担任集团的法人代表。"
从未有过,一则企业法人变更的公告会如此惹人注 目。这不仅因为希望集团是中国最大的私营企业,并被 美国<<福布斯>>杂志连续3年列入世界500巨富排行榜中, 更关键的是,中国最富有的刘氏兄弟的关系微妙变化, 折射一个拥有几十亿资产家族的深层内幕。
早在一年多前,社会上曾风传刘氏兄弟"分家", 但刘氏家族对此秘而不宣,不对外界做任何具体解释, 使内幕变成一道铁幕。刘氏兄弟讳莫如深的姿态,更引 起媒介的百般好奇与猜测:这个神秘家族发生了什么? 兄弟之间难道翻脸反目?
亿万家产是"小编们的",不是"小编的"
刘氏兄弟们靠养鹌鹑起家,发迹于四川新津县古家 村。他们并非农民出身,兄弟四人全有公职。1982年, 他们卖掉手表、自行车,一共凑起发家资本1000元,成 为农村改革后第一批养殖专业户。
刘家在新津县早就小有名气。其父是早年参加革命 的知识分子,官至县农业局长;其母曾受过黄埔军校洗 礼,解放后一直任教师。兄弟四人的名字排序为:刘永 言、刘永行、刘永美、刘永好,最好一个字合起来就是 "言行美好"。老三刘永美因自幼寄养于农民陈家,又 名陈育新。兄弟四人还有一个妹妹叫刘永红。由于刘氏 兄弟在80年代实都毕业于大学或中专,在新津县传为佳 话。
刘氏兄弟的第一次命运抉择是从城市到农村。他们 抓住一大机遇,农村改革起步早,致富机会比城市多。 由于他们的文化程度较高,在专业户中迅速脱颖而出, 鹌鹑蛋将他们的1000元孵成1000万元。1989年,在老二 刘永行与老三陈育新共同研制出新型猪饲料后,刘氏产 业又一次大转移,他们将10万只鹌鹑全部宰杀,靠希望 牌饲料把刘氏家产养的又肥又壮。
新闻报道曾给公众带来一个错觉:刘氏兄弟在1982 年开始创业时,齐刷刷地辞去公职,一同下海。实际上, 在1983年,只有老三陈育新(刘永美)率先停薪留职, 第二个下海的是老二刘永行,老大刘永言于1986年辞职。 老四刘永好于1987年才舍弃铁饭碗,当时刘氏兄弟已拥 有财富千万。
虽然辞职分先后,可刘氏家业是兄弟四人共同创造 的,他们的合作珠联璧合。老大刘永言是决策核心,养 鹌鹑就是他的主意。当兄弟四人在第二年遭到一次重大 挫折时,老大铁了心要搞下去,才使灰心的弟弟恢复信 心。老二刘永行精于技术和管理,是经营主心骨。老四 刘永好能说会道,负责跑供销。
在创业时期,老三陈育新付出的代价最大,刘氏产 业的诞生地就是老三在乡下的家中,他把整个家当全部 押上去。也正因此,希望集团的雏型名为"育新良种场", 老三为场长兼法定代表人,老二刘永行任副场长。兄弟 四人中最早出名的也是陈育新,出头露面全是老三,荣 誉集于他一身。即使记者来访而老三不在时,老二刘永 行出面接待总是这样说:"小编就是陈育新。"
没人计较位置,没人在意名利,兄弟四人只在良种 场领一些微薄的生活费,把资金不断滚动投入,组成岩如一 个"共产主义启领百科网的粉丝们庭"。哥儿们兄弟不分彼此,什么你 的小编的,亲情高于利益,一派其乐融融。时至今日橡枣芹,兄 弟四人没有一个能说清楚,当初凑起1000元时各自的出 资比例。启领百科网的粉丝们都说,凑钱时没想到能分钱。
想当初,兄弟四人根本没听过"产权"二字。到后 来,由于老三把家押上,老二又出资较多,加上俩人在 艰难起步阶段出力最多,因此兄弟间曾口头约定"老三 与老二占大股"。到1988年,钱财滚滚而来,老二与老 三主动提出"利润平均分配"的原则。但产权上仍然处 于模糊状态,亿万家产不属于哪个人,而是"小编们的"。
在80年代的中国,新兴家族企业大多在产权上模糊 不清,它们以共同利益淹没个人利益,亲情纽带往往高 于资产纽带。刘氏家族正是如此,在创业时期,精神力 量比利益驱动更有效,如果过早地明确利益规则,容易 使人患得患失梁毕,难以形成共同目标。刘氏兄弟说,最初 只想把蛋糕如何做大,并没有花很大精力分切眼前的蛋 糕。
1983年,刘氏兄弟曾把赚到的第一笔钱平均分配, 每人分到180元,只有老大刘永言又买回一批鹌鹑,从 此刘氏兄弟再没有干分光吃净的事,赚了钱就投入。老 二刘永行至今感慨:"如果没有大哥那批鹌鹑,不可能 有后来的希望集团。"
值得一提的是,刘氏兄弟的父亲早逝,其母从一开 始就跟随兄弟四人创业,饱尝白手起家之艰辛,在苦尽 甜来之际,于1993年撒手人寰。据刘氏兄弟回忆:其母 在世时,她老人家的意见虽不具有决定性的作用,但很 有影响力。尤其在四兄弟各自品行的评判上,以及兄弟 利益平衡方面,母亲充当着举足轻重的角色。
回头望去,如果刘氏兄弟从一开始就把资产界定的 明明白白,会在发展中平添许多烦恼。然而,当他们在 创业时同甘共苦,着眼于共同的事业,而非个人的利益, 把产权搞得模模糊糊,又在发展后惹出一堆麻烦。
平分家产:古老美德主宰现实利益
1992年对刘氏兄弟来说意义重大。从宏观判断,小 平南巡讲话后,中国经济又上快车道,给各类企业以更 大的发展空间。就具体而言,民营企业开始第二次飞跃, 从单一产品迈向产业多元化。也就在这一年,刘氏兄弟 的产业出现第一次分化。
当希望牌饲料把古家村变成古家镇后,老二刘永行 冒出一个大胆设想,应该变企业经营为经营企业,按新 津县饲料场的成功模式,复制出一批企业,到各地办分 公司,拓展全国市场。这一设想得到老大刘永言支持, 刘永言的想法更大胆:刘氏产业不仅要跨区域扩张,而 且要跨行业发展,进军高科技领域,实现产业多元化。
希望能帮上你!~
刘永行,男,1948年6月出生于四川省新返肆津县,1982年,拆链与其另三个兄弟各自辞去公职共同创业。
1986年,刘氏兄弟创办专门研究饲料的希望科学研究所。两年后,刘氏"希望"饲料试验成功。
美女啦啦队招募中 天堂II初章 战乱魅影
抢注旺铺得超值礼物 新浪招商引资征代理商
1991年,刘氏兄弟在成都组建希望集团,刘永行任董旅世孙事长。
1995年,刘氏兄弟明晰产权,刘永行利用分得的十多家公司组建了东方希望集团,任董事长。
1999年,东方希望集团总部从成都迁至上海浦东。
2001年,刘永行及其兄弟被美国著名财经杂志<<福布斯>>评为中国大陆最成功商人排行榜第一名。
2002年,刘永行被评为"2001CCTV中国经济十大年度人物"。
2003年9月,刘永行因长期支持"老、少、边、穷"地区和中西部地区经济建设,获得"中国光彩事业奖章"。
2002年至2003年,刘永行正式进入第二主业——铝电复合体产业,分别在包头、山东、河南等地建设年产规模百万吨的电铝项目和氧化铝项目。
刘永行管理以稳健、务实、创新、精细见长。属下产业分饲料、电铝和投资三大板块,现有子公司七十余家,分布中国16个省市自治区。
人物信息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姓名:刘永行 性别:男
国籍:中国 出生年月:1948.06
籍贯:四川新津 学历:
毕业院校: 供职机构:东方希望集团
职务:董事长 英文姓名:
刘永行简介
1982年,与其另三个兄弟各自辞去公职共同创业。986年,刘氏兄弟创办专门研究饲料的希望科学研究所。两年后,刘氏"希望"饲料试验成功。991年,刘氏兄弟组建成都希望集团,刘永行任董事长。1995年,刘氏兄弟分家,刘永行分得"希望"东方公司,任董事长。同年,刘永行创建"强大"集团,并任董事长。 2000年11月,刘永行被美国<<福布斯>>杂志评选为中国50名富豪第2位。001年度<<福布斯>>中国大陆100位首富企业家排行榜,刘永行兄弟以83亿财富位列榜首。
3月9日,美国<<福布斯>>杂志2006年度全球富豪排行榜新鲜出炉,身价13亿美元的刘永行跻身"富人俱乐部"行列。
1999年,刘永行的东方希望集团总部从成都迁往上海的浦东,小编有一个记者朋友采访过他。看到刘永行穿着朴素,甚至有点寒酸时,禁不住问他每天要花多少钱,他乐呵呵地说:每天也就100元吧。七年后的今天,小编重提这个话题,他憨厚地笑了:"每天100元都花不了啊。"
东方希望集团总部在浦东商城路一幢很普通的办公楼里,而且是与其他公司合用的,铜牌子也是很小的一块,很容易被外人忽视。
刘永行说:"小编是苦出身,不懂得炫耀自己的财富,小编一个人能用多少钱呢?小编用不来啊。"说话的时候,他穿着一件普通的白衬衫。刘永行曾经花400元买了11件衬衫,这不会是11件里的一件吧。
2002年,刘永行被评为"CCTV中国经济十大年度人物"。2003年获得"中国光彩事业奖章",理由是刘永行长期以来支持老少边穷地区的经济建设。最近,东方希望被家乡成都评为十大慈善企业,刘永行以一种慈父般的体贴让全市19个区县的低保家庭孩子每天吃上一个鸡蛋。
刘永行是靠饲料业起步的,今天,整个希望集团在全国有150家饲料生产企业,东方希望从分家时的近十家发展到今天已经有100家了指姿,在上海也有三家。刘永行每年有40%的时间在全国各辩逗银地跑,在流水线上,他会摸出一个放大镜细细分析饲料的配比,甚至尝一口咂咂味。他说,人容易上当受骗,但猪是骗不了的,它吃不好就长不大。到头来是农民受损,企业受损。
他对小编说:"目前全国有1.3万家饲料企业,这几年的竞争淘汰了20%。现在还是每年关闭2000家,但不断有人冲进来,保持这个常态。竞争是相当激烈的,行业总体是维持着微利水平。而小编们东方希望占全国饲料产量的7%左右,由于处于行业优势地位,还能实现盈利。小编们为什么能赢利?除了规模携宴经营外,主要是提升这个行业的科技含量,占领饲料行业高端市场的策略是保持较高利润的关键。比如过去5至8斤饲料出一斤猪肉,现在2斤饲料就可以换来一斤猪肉,成本降低了,效益就出来了,农民养猪就可以多得实惠。"
落户浦东七年有余,见证了上海楼市的"响尾蛇攀升",刘永行却没有像他的弟弟刘永好那样投资房地产。对此他是如此解释的:"有不少人特别瞧不起传统产业,对饲料行业也有偏见,以为这是档次低的产业,但小编愿意做。社会需要这些琐碎的、不怎么赚钱的事。别人不做,那小编就踏踏实实地做,做好它,还要能赚钱。"